下載「聖公會崇拜與禮儀介紹」全文
教會年曆是一個神學的架構,幫助教會同工計畫教會崇拜、各種活動與準備講道,使信徒明白福音的連貫和整體性,也瞭解福音的宣揚和拯救的重要性。如果我們以神學的角度來理解教會年曆的功用我們不但能明瞭它的意義也在實際崇拜生活中重新體驗上帝的救恩,並且在信仰上再次獲得保證:「基督降生!顯現!受死!復活!升天!聖靈的同在!與基督的再來」,聖公會的信徒跟著教會年曆過信仰生活。教會年曆由每年的十一月末或十二月初開始,以聖誕節和復活節作為中心而編訂。其內容分別為信仰與實踐;前半年是由「降臨節」(聖誕節前四個主日)開始至『聖靈降臨日』(復活日後五十天),著重講述基督的生平,道成肉身、受死、復活和升天(也可以將這半年分別為兩個週期)。後半年則以信仰的實踐為重點。因此,教會年曆可分為三個週期:
I. 聖誕週期 (包括降臨節,聖誕節和顯現節):
- 降臨節 (Advent)
這是一個靈修的節期,準備再一次迎接耶穌基督,祂是世界的救主,道成肉身誕生在世界上。這個節期也是基督教教會年曆的開始。信徒的心靈準備、悔罪與等候,到聖誕節達到高潮。
- 聖誕節 (Christmas)
這是教會的主要節日。教會的慶祝中心是崇拜,以福音為中心,宣揚上帝的愛表現在道成肉身的基督身上。
- 顯現節 (Epiphany)
主要是幫助信徒記得上帝的愛與恩典,通過聖經的教訓,追求靈命的更新與成長。
II. 復活週期 (包括大齋節期和復活節期):
四十天的大齋節期是靈修準備的節期,以便迎接主復活的喜樂,這段時間是非常重要又深具意義的,不然,復活節也只不過是另一個慶祝而已。
- 大齋節期又稱四旬期 (Lent)
它不但是新信徒學道班 (Catechism) 的學習階段,也是一般信徒靈修、思念救主愛世人、為世人犧牲捨命的恩典,重新與主建立親密關係的靈修節期。它是信徒靈修的一個歷程,幫助我們謙卑順服,並仰望等候和盼望復活的喜樂和轉化的能力。
- 撒灰節又稱「灰日」(Ash Wednesday)
這是大齋的首日,在顯現後第末主日與大齋第一主日之間的星期三,是根據約珥書 2:12-19 和馬太 6:1-6; 16-21 所設立的節期,象徵人的悔罪,祈求上帝赦罪之恩。
- 受難主日 (Passion Sunday)
大齋節期的第五個主日之後是「受難主日」,這是「棕枝主日」之前的一個「主日」,不是「受難日」。
- 聖週 (Holy Week)
- 棕枝主日 (Palm Sunday)
這是大齋的第六個主日。近年來一些教會強調主的受難而將受難主日移到第六主日,與棕枝主日合併。
- 受難日 (Good Friday)
紀念救主被釘死在十字架,強調祂的死,為世人的罪當贖罪祭,使人因信而活。受難日、聖週禮拜六與復活節被合稱為「神聖的三天」( Tridium)。
- 復活節 (Easter Day)
復活節可以說是基督教教會年曆的中心,也可以說是基督教信仰的根基。因為主耶穌按照自己所說的,被釘死後第三天死裡復活。祂全然得勝有餘,戰勝魔鬼、黑暗、罪惡、死亡的威脅,使人因信獲得希望與新生。
- 升天日 (Ascension Day)
這是救恩故事的完結,也可以說是復活節期的終止。
III. 聖靈降臨週期 (Pentecost):
聖靈降臨日是上帝差遣聖靈與世人同在的日子,也是上帝賜給人能力的日子,更是證明復活之主的應許,實現的日子。因此,聖靈降臨日是教會成立與傳福音運動的開始,使信徒從信仰的知識進入經驗的過程,使基督徒的生活和工作充滿復活之主的能力,並得勝有餘。
聖靈降臨日也是教會舉行施洗的日子,從前在復活節為來得及接受洗禮的人,可在聖靈降臨日受洗。這也是教會年曆前後半年的分界。其實,自從復活節之後,每個主日都是紀念主復活的日子,每個主日等於一個小小的復活節。基督徒在這一天,一同聚集敬拜主、慶祝主復活、戰勝魔鬼與罪惡。
這個週期最主要的是聖三一主日,這是聖靈降臨節後第一個主日,這個節日在教會歷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它是紀念上帝神聖的愛,在三位不同的位格中運行於世界,它並非只是一個神學上的抽象名詞而已。它表達上帝的工作與行動,通過聖父、聖子、聖靈來彰顯祂的慈愛與榮耀。